您好!欢迎来到国正公证

为航天搭载物“验明正身”的方圆公证人

作者:北京市公证协会 时间:2022-09-16

摘要:

4月26日下午,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完成开舱,飞船上搭载的作物种子、纪念邮品、绘画作品,全部顺利出舱。现场,北京市方圆公证处(以下简称“方圆公证处”)对上述航天搭载物进行了保全证据公证。
鲜有人知道,以保全证据公证的形式确认航天搭载物的真实性与唯一性,是我国航天领域独有的一项程序,而这一公证事项的承担者正是方圆公证处。自1994年开始,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、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申请由当时的北京市公证处,即后来的方圆公证处,为航天搭载物装载入仓出仓进行现场监督,后来改为保全证据公证,开创了中国公证业务领域的先河。
方圆公证处退休公证员熊凌是这一公证事项的第一人。“当时公证处领导找到我,希望我接手这个新业务。我没有多想就答应了,没想到一干就是20多年。”对于1983年就入职的熊凌来说,这项从零开始的业务仍然是个挑战。面对高科技领域的各项工作流程,怎么才能发挥公证的监督作用?面对种类繁多、形式多样的搭载物,如何根据它们的特点来体现出每件搭载物的唯一性?公证书又该如何表述才能确保全面而准确?
围绕这些问题,熊凌依靠自己多年开展保全证据公证的丰富经验,一点一点钻研每一类搭载物的不同特点,分别设计出保全方案,并根据实践的需要不断完善和严谨保全流程,总结提炼出了一整套航天搭载物保全证据公证的工作规范,搭建起该项业务工作的示范标准。
几天前,站在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前的是公证员潘静和公证员周正。她们从容地监督相关工作人员打开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,从返回舱内取出在太空遨游了半年的搭载物,然后熟练地对这些搭载物进行逐一清点。确认与入仓时的清单核对无误后,搭载物被带回方圆公证处,并为每一件物品制作公证书。记者了解到,公证书上会清晰准确地描述物品名称、材质、重量、大小、状态、所属包装编号、搭载状况等信息,将成为这些搭载物最有力的“身份证明”。
潘静是方圆公证处一名年轻的公证员,她与资深公证员王卫一起从前辈熊凌的手中接过了此项业务。2020年以来,她们并肩作战,已参与过14次我国航空搭载物的保全公证,方圆公证处共出具公证书14600余份。
王卫介绍说,从1994年至今,方圆公证处的这一公证事项的办理流程、要求不断完善。仅拿公证书来说,最初的公证书表述只有一页半纸,但在后来的工作中发现,很多细节需要更为准确地表述。所以,现在每份公证书基本都是三页至四页纸,内容除了搭载物本身的描述外,还包括装舱过程、发射过程、落地开舱过程、描述清点、搭载物所属单位等等,同时还附含影印件和图片。“细节越准确,越能保证搭载物的真实性。”
即使在疫情期间,方圆公证处为我国航天梦护航的使命也没有终止过。熊凌、王卫、潘静的身影频频出现在大西北的戈壁滩、内蒙古茫茫荒原、山西太原的中国卫星实验、应用卫星发射基地等地,见证着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一次次腾飞。
对于潘静来说,2016年随熊凌一起赴内蒙古主着陆场迎接卫星飞船返回舱着陆的经历,仍让她记忆犹新。
临行前,不止一次听前辈们提及现场条件艰苦,她做足了吃苦的准备,但环境的恶劣程度还是超出了她的想象。“为了追踪返回舱的落点,我们半夜就爬起来坐上了越野车,在苍茫的戈壁滩上飞驰。”潘静回忆说,“上车前,兵哥哥还很不好意思地递给我一个纸尿裤,因为等待着我们的是长达十几个小时的车程。”
戈壁滩上的寒风让潘静吃足了苦头。工作开始,公证员要全程监督开舱过程,亲见搭载物运出返回舱,其中具有科研价值的菌种要立即被放入保温箱。凛冽的寒风像刀子一般划过脸颊,零下三十几度的低温很快就冻僵了手脚。“但是,我们根本顾不上这些,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工作上,严谨细致地对搭载物登记、封存、拍照,不敢有一丝马虎。”潘静说,自那之后,她更加对这项工作充满敬畏,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。
方圆公证处副主任王瑞林告诉记者,方圆公证处作为我国航天领域卫星、飞船搭载物证据保全公证最主要的承办机构,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三号,从已经退休的公证员熊凌到王卫与潘静的并肩作战,以及众多“方圆人”的协同助力,承办了数百次航天搭载物的保全证据公证,出具的公证书超过100万份,向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展示了中国公证人的专业风采。
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设的“永远的东方红”永久性云展厅里,有一幅珍贵的展品——由“神舟七号”搭载的丝绸版中国地图,和这幅地图一起被永久收藏的,还有它的身份证明——公证书。而出具这份公证书的就是方圆公证处。